车内原本沉闷的气氛瞬间炸了,所有人同时笑了起来,女生们都红了脸,男生都被这货的低俗给惊艳了,甄秀波恼羞成怒,这货根本就是当众调戏,解开安全带就想冲过去跟他拼命。
司机一乐手中方向盘抖了一下,差点没冲到山路下去,吓得赶紧把方向盘扶正,汽车在盘山道上一个甩尾,吓得许婉秋尖叫起来。
有惊无险,许婉秋道:“都老实坐着,把安全带扣好,这是山区,你们不要命了?”
米小白打抱不平地来了一句:“要命不要脸!”
所有人都知道不要脸是骂谁的。
张弛问米小白:“米小白,我打呼噜吗?”
米小白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朝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回答就是中了他的圈套。
沈嘉伟用胳膊捣了捣张弛,提醒他得注意一下形象,毕竟车里有那么多人,许婉秋也在,不能把玩笑开得太过火。
张弛笑了笑:“今晚咱们在石碾子村忆苦思甜,村里给咱们提供了两间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大家有什么要求尽早提啊!”
李晶晶抱怨道:“明明可以赶回去的,为什么要在村里住一夜?”
负责这次活动组织策划的詹明璐道:“因为晚上要和石碾子村小学的同学们一起联欢,所以赶不回去了,毕竟摸黑开山路太危险了。”
汽车在盘山道上行驶了一个小时左右,进入了石碾子村,还没有驶入村口就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还有人放起了鞭炮。车内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许婉秋向车外望去,看到外面已经拉起了条红条幅,上面贴着粉红色的纸,纸上写着欢迎水木大学生来石碾子村助学送温暖。山村里没有文印社,拉条幅都是这种形式。
汽车停稳之后,马上有两名小朋友在唢呐奏鸣中走了过来,向几位女大学生献上腊梅花,敬少先队队礼。
村支书和小学校长亲自过来迎接过来助学送温暖的大学生,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村支书亲自骑着摩托车为他们开道,把汽车带到了小学的院子里。
其实从沿途所见来看,石碾子村算不上闭塞,这里的村民要比四方坪富裕,家家户户都盖着二层小楼,小学校舍比起红星小学更不知要强多少倍,三层教学楼,连跑道都是塑胶的,听说也是出身于本村的某位成功人士爱心捐助的。
司机把汽车挺好,男生们一起开始将捐赠的书和文具用品搬了出来,接着他们就在学校操场上搞了一个简短又不是隆重的捐赠仪式,张弛特地定制了一些条幅,和几位同学一起赶紧抓紧布置了一下会场。
许婉秋看到其中有一幅条幅是这样写的——水木大学生创业明星烧肉人生总经理张弛携全体员工向石碾子村的小朋友们问好,这货真是不失时机地搭顺风车,刷存在感,只是这样明目张胆地做广告有什么意义?这里的村民不可能专程跑到城里去吃一顿烤肉吧。
捐赠仪式分为两场,一是给石碾子小学的困难生捐款捐物,二是给石碾子村的孤寡老人捐赠过节用品,许婉秋一直都被蒙在鼓里,还不知道张弛他们自行增加了敬老的捐赠环节,张弛这次无疑又走到别人前头去了。
沈嘉伟全程负责拍摄,途中把新闻词都想好了。
张弛代表烧肉人生给村里的十多个孤寡老人每家送上了一份粮油。
捐赠仪式搞完,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他们又跟着学校的孩子们一起搞了个联欢活动,本来活动想在晚上进行的,可校长认为最好还是白天,毕竟这些孩子不能因为活动熬到晚上,虽然他们对这些大学生的热情和善心表示欣赏,可心里也都明白只是一种形式,没必要让孩子们陪着熬夜。
这次他们过来还有一个重要的的内容就是忆苦思甜,要说现在石碾子村家家户户的条件都不错,苦是真没有多苦,村支书带着他们去当年知青下乡插队的地方参观了一下,又请这些大学生吃了顿忆苦思甜饭,村支书也是明白人,一看就知道这帮孩子是来捞政治资本的。
弄点棒子面窝头,山芋干稀饭给他们尝尝,其实现在村里老百姓都不吃这些了,嫌弃粗粮拉嗓子眼,还是大米白面吃着舒服。
可这群大学生却吃得有滋有味,沈嘉伟一口气吃了四个棒子面大窝头,连连称赞味道好极了,真不是客套,完全是发自内心的赞美,跟他抱有同样观点的大学生很多。
村支书知道这些大学生就是尝个新鲜,如果把他们扔在这山村里面连吃一周的忆苦思甜饭,保管他们一个个哭喊着要回城里去。
应大学生的要求,当晚安排他们就在知青插队生活过的宿舍住宿,男生一间,女生一间,房间不小,因为天寒地冻的,每个房间里给配备了一个电热汀。
本来罗士奇还意气风发地建议不开电热汀,要体验原汁原味的知青生活,可进入房间内发现冷风嗖嗖地从门缝、窗户缝里钻进来,马上就把电热汀给开到了最大,一边搓手一边跺脚道:“奇怪啊,这里距离市内也就是六七十公里怎么气温低了那么多?”
沈嘉伟从背包里找出羽绒内胆,填到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