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很美的家仆路上琢磨着如何说服主君反刺太子一刀。
不过他们还没坑到监控吴国的刘瑞,各地的藩王便被刘濞的檄文搞得如遭雷击。
出自先帝一脉的梁王代王自是觉得吴王在放屁。
而被檄文炸蒙的其余藩王恨不得一巴掌煽到刘濞脸上。
什么叫他们跟你说好了?
什么叫他们要一起去造关中的反。
大家拉群说皇帝的坏话并不代表大家想把脑袋绑在裤腰带上与你玩命啊!
他们只是口嗨而已。
你怎么就当了真呢!
最重要的是……
“呵!孤知道楚国富裕,但没想到楚国会这么富。”被刘濞的一张勤王檄文吓傻了的齐王刘将闾当机立断地把郡城打造成难以攻破的堡垒,然后躲在宫殿的密室里疯狂挠头道:“那老不死的王八要打关中就自己去打,非要把孤拖下水是什么意思?”
高祖对刘肥这个庶长子很是不错,分了七个郡给他,算是藩王里的第一。可问题是刘肥能生啊!齐系明面上被切割成七块,但实际却有不少彻侯分走七王的土地。
刘将闾以刘肥的第八子身份当上齐王足以见得有些人是天生的命好。
唯一令他美中不足的是,他这齐王麾下仅有一郡,跟齐系分家的另外六王没啥区别,仅是在名号上好听些罢了。
至于他郡里有多少人。
瑟瑟发抖的刘将闾继续嘴贱道:“呵!还说吴国能够凑出三十万大军呢!真不怕把先帝和高祖笑死。”
五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
当年跟楚国火拼的秦国掏干净七代祖宗的家底才拼凑出六十万兵马给王翦。
你刘濞只有三郡,坐了三四十年的吴王就能整出五十万大军??
有这能力你还用的着在先帝时装孙子,你早就征服天下了好不!
是以刘将闾看完刘濞的檄文后只觉得字里行间都是坑。
至于后面所说的南越王赵佗愿意出三十万精兵一事……且不谈百越之地武德充沛不下关中,就说你是赵佗的私生子啊!还是上辈子救了赵佗的祖宗十八代才能使其给出三十万精兵的棺材本。
百越百越。
地如其名。
是无数个小部落,小国家凝聚而成的外邦。
说句难听的话,神圣罗马帝国的诸侯国们都比百越团结。
赵佗要是真敢把三十万家底给刘濞,那他下一秒就会被邻居抄家,而且还是物理意义上的抄家。
“刘濞这王八羔子,孤要是死了,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那个老王八。”刘将闾收紧自己的小被子,看着来送晚膳的小黄门满脸期待道:“怎么样?关中的军队出发了吗?咱们的人到关中了吗?”
一想到自己的好大兄在先帝登基后是怎么死的,而且还十分憋屈地无后而终,刘将闾竟一把鼻涕一把泪道:“呜呜呜……本王对陛下可是忠心耿耿啊!陛下岂能不分青红皂白地革了孤的王位。”
想想自己上跳下窜的弟兄们,刘将闾的神情愈发幽怨道:“该死的济南王。”
“该死的胶东王。”
“该死的胶西王。”
“还有那更该死的淄川王。”
“你说他们叛乱就算了,为何要把身为兄长的本王也拉下水。”
“本王是哪里对不起他们吗?”
“何至于如此陷害本王。”
数数自己的兄弟里也有只有济北王刘志和刘安那个倒霉蛋一样被底下的臣子哄骗而没有起哄,齐王的眼神便愈发绝望道:“这下就算皇帝相信本王的清白,廷尉那儿也说不清啊!”
更别提刘将闾本人跟清白搭不上任何关系。
他跟齐王七系的口嗨书信。
他在众人面的抱怨都将成为关中削他的合法借口。
事已至此,也只能老老实实地跪下后,祈求皇帝看在亲戚一场的份上给他个彻侯当当,不要将他流放或是借机砍了他。
送饭的小黄门听着齐王的自言自语真是头大如斗。
这种事情也是能在奴婢面前大肆谈论的吗?
况且你跟他说这事也没用啊!他一个在内廷做事的宦官,难道能替你上前线不成?
无语的小黄门低头站在一旁,看着刘将闾叽里呱啦地不停却没动几下筷子,忍不住惋惜呈给刘将闾的好菜。
大灾之下,莫说是黔首,就连宫里的奴婢们也待遇下降,开始吃着难以下咽的豆饭。
而在这种情况下,宫里还是给刘将闾提供了髓饼与新鲜蔬果,甚至还有不间断的鱼肉供其享用。
“哎!把这些东西都撤下吧!孤被那群孽障气得毫无胃口。”说得口干舌燥的刘将闾抿了口蜜水,终于将目光落到小黄门呈上的午膳上,勉强挑了块鱼肉尝尝,结果被那直冲天灵盖的咸味弄得毫无胃口:“是腌鱼啊!”
又咸又甜的味感令刘将闾摔箸骂道:“孤一齐王,难道连鲜鱼都吃不上吗?”